
#美女#
欧盟稀土战略转向 多元化布局面临现实挑战
冯德莱恩推动的RESourceEU计划正在揭开欧盟能源战略的重要转向。46%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,这个数字背后是欧盟在绿色转型与国防安全领域的隐忧。电动车、风力发电、军事装备,这些关键领域都离不开稀土材料。
澳洲稀土储量全球第三。欧盟与其签署贸易协议,承诺联合勘探。但现实是,澳洲95%的原始矿石仍需运往亚洲精炼。本地提纯成本高出三倍,环保抗议此起彼伏。马来西亚加工厂环评刚通过,投产要等到2027年。这远水难解近渴。
哈萨克斯坦的情况更复杂。欧盟提供技术援助,哈国承诺2030年建成全产业链。但现有加工厂纯度仅达60%,欧盟企业需要的是99.99%的高纯度产品。中国掌握着提纯技术专利,这堵墙不容易绕过。
乌克兰矿区因战事产量骤减85%。欧盟承诺的5亿欧元开发资金,实际到账仅8000万。设备闲置、工人流失,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应。
中国掌握全球76%的稀土专利,新申请专利占比达82%。这种技术优势让欧盟企业望而却步。德国西门子曾尝试建立本土提纯厂,最终因成本过高而放弃。回收利用虽能解决部分问题,但现有回收量仅能满足少量需求。
欧盟的多元化战略面临三重挑战:开采成本高、精炼技术壁垒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。冯德莱恩的计划方向正确,但实施路径充满荆棘。全球稀土市场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,欧盟企业仍需在创新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。
这条路还很长。
股票配资资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